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通過錘煉堅強黨性固本培元,通過弘揚優良黨風激濁揚清,通過嚴明黨規黨紀拒腐防變。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的奮斗歷史是我們取之不盡的精神寶庫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黨的經典文獻作為記錄我們黨的光輝歷史的重要載體,承載著黨百年奮斗的經驗智慧與理論探索成就,體現著老一輩革命家豐富的思想成果,始終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強大思想武器,始終是保持中國共產黨人思想先進性的理論淵源。學習黨的經典文獻,不僅能深刻地了解黨的歷史,還能充分地感悟黨百年奮進的思想偉力,是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培養理論思維、加強黨性鍛煉、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近期,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黨性黨風黨紀名篇導讀》(以下簡稱《導讀》),以生動的語言、創新的形式,對經典加以充分闡釋,力求使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經典文獻中蘊涵的主旨要義、誕生的歷史背景、發揮的影響作用和厚重的時代價值,推動黨的經典文獻入腦入心,“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重權威性和政治性的統一
《導讀》一書視野寬廣、內容豐富。全書分為三個部分:黨性篇、黨風篇、黨紀篇。在每個部分,作者從黨的光輝歷程和黨的優良傳統與作風出發,精選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有關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一系列經典文獻,深入剖析了這些經典文獻的寫作背景、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并對文獻的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做了深入闡釋。全書體系結構完整、內容闡釋翔實、呈現方式靈活,在掌握理論、總結歷史、關注現實方面用力頗深。
《導讀》所選取的這些經典文獻,諸如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整頓黨的作風》,周恩來的《我的修養要則》,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陳云的《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等,都是我們黨的歷史中具有指導意義和權威影響的經典文獻,依據的版本均是由中央批準出版的老一輩革命家的選集、文集。這些經典篇目,在我們黨的歷史上耳熟能詳、膾炙人口,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權威著作,充分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于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的思考。作者選取這些篇目加以分析闡釋,有助于我們深入、全面、準確了解和認識我們黨在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過程中加強自身建設的輝煌歷程和理論思考。
作者在寫作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和文獻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運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正確的黨史觀,自覺運用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充分吸收黨史學界最新研究成果,認真對標對表《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等黨的三個歷史決議以及黨的歷次重要會議和中央領導同志有關重要論述,在重大史實、重大觀點、重要結論上均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很強的政治性。
注重歷史性和現實性的統一
黨的經典文獻作為記錄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的重要載體,雖然大多距今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其包含的思想具有超越時空的強大力量?!秾ёx》在篇目選擇和內容寫作上,回歸經典本源,既立足當時的特殊歷史情境,又充分考慮了經典文獻的時代價值和意義;既尊重歷史事實,講出了“是什么”,又堅持以史明理,講清了“為什么”,使我們既能明晰歷史發展的過程,又能洞悉歷史發展的規律,充分體現了歷史性與現實性的統一。讀完《導讀》一書,能夠讓我們走進經典作家闡述這些思想時的歷史語境,親歷他們分析重大問題時的敏銳思維、理論智慧和理想情懷,深刻感悟字里行間所蘊藏的老一輩革命家堅強的黨性、過硬的作風、嚴明的紀律,以及對初心使命的執著追求與忠實踐行,從而對這些經典文獻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和自覺。
如在《〈為什么要開除劉力功的黨籍〉導讀》一文中,作者立足抗戰時期黨的隊伍迅速擴大這一實際情況,從當時黨內存在的一些非無產階級的思想和習慣等問題出發,深刻剖析了劉力功一案發生的經過、原因和影響,深刻闡釋了陳云提出的“黨內不準有不遵守紀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組織’”這一重要觀點;同時注重歷史映照現實,著重總結從這篇經典文獻中獲得的對今天黨的紀律建設的借鑒意義。作者通過這樣的處理,使該書既不是一味記敘,也沒有單純議論,而是敘中有議、議中有敘,把觀點明朗化、將說理深刻化,使我們閱讀和品味的經典文獻不再是抽象的,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我們也能夠將自己擺進去,對照經典文獻中的要求去檢視自己,從而在閱讀中感知差距,在學習中查找不足,進行一次黨性黨風黨紀上的“體檢”。
注重嚴謹性和可讀性的統一
在寫作《導讀》一書的過程中,作者進行了深入研究,運用了大量權威文獻和第一手史料,如《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簡史》等權威黨史部門編輯的黨史資料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文集、年譜、回憶錄、日記,等等。作者還參考了大量的國內外相關論著和學術論文。對以上資料和論著的嫻熟運用與參考,使全書史料真實準確、史實論斷科學、數據嚴謹翔實,在重大史實、重要結論方面都有所依據。這樣一來,本書不僅更為嚴謹,而且更具學術性和說服力。同時,作者對所選史料并非照單全收,而是根據史實的重要性和行文的必要性作適當取舍,做到了不同層級之間的有機結合,收到相互佐證、相得益彰之效。
此外,《導讀》一書也注重使學術性融入知識性與可讀性之中,全書將嚴謹的史料巧妙應用于新穎的觀點中加以闡述,敘述平實曉暢、文字清新雋永、細節鮮活生動,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無論是在體例編排、標題設計上,還是在文筆構思、條理承遞和語言詞匯的運用上,都體現出樸實生動、深入淺出的文風,更加突出故事和人物的勾畫,著力將深刻的思想內涵以簡潔明了的方式呈現出來。全書夾敘夾議、有質有文、措辭凝練、要言不煩,幫助我們在輕松愉快的閱讀過程中,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自覺錘煉黨性、改進作風、嚴守黨紀。
全書恪守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原則,力求通過導讀的形式,將這些名篇的精神內涵和實踐價值體現出來,集政治性、理論性、知識性、可讀性為一體,對于廣大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和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這一管黨治黨的系統思維有很大幫助??偠灾?,《導讀》是一部很有教育意義的大眾理論讀物,值得細細品讀。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副主任、編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